《歷史學家》讀書札記與生活札記雜揉的一篇

  小年夜到初三這幾天,除了親戚的聚會以外,陪伴我的就僅剩伊莉莎白‧柯斯托娃《歷史學家》這本書,講的是吸血鬼的故事,此處吸血鬼指的是Vald Dracula,曾經統治瓦拉基亞公國(1456-1462),他在年少時到鄂圖曼土耳其作人質,親眼見到許多極刑,回到瓦拉基亞後便以「穿刺之刑」等殘暴的方式對待鄂圖曼土耳其人,被稱為「穿心魔」,後來土耳其人打勝仗後,砍掉了Dracula的頭顱送到君士坦丁堡,算是替穆罕默德除卻心頭大患。龍騎士團將Dracula的頭顱護送到屍體埋葬處,在複雜的運送過程中,Dracula的屍首就這樣不見了,奇怪的是,Dracula死後仍有許多關於他活動的傳聞,文獻的時間點到他死後五百年之間,仍然陸續出現,民間傳說將他和「吸血鬼」聯結,但到底屍體產生變化的那一瞬間詳情如何,眾說紛紜。

  小說的內容簡單來說是尋找Dracula之墓的過程,主角群藉著文獻、信件、真實事件和人物所提供的線索,從阿姆斯特丹追溯到保加利亞,動用許多地理和歷史的知識,最後排除部分的假象,找到部分的真相、部分的悲劇或喜劇。由於我的歷史地理基礎很薄弱,對宗教也不瞭解,所以仍有許多地方不明白,只好靠google了。

  看完本書有幾個不負責感想:寫景的部分雖然稍嫌囉嗦,並有打斷劇情之嫌,但由於描述得很仔細,有利於讀者融入其場景;史地的部分,想見作者是經過縝密的蒐集、考察與整理,使內容豐富起來,缺點是拼湊及推理過程顯得有些雜亂;敘事的部分,採取相當整齊而穩當的結構,使節奏明確,書信內容是本書的關鍵,而旅行的過程則與書信相呼應,呈現主角群成長的經驗,愈接近真相,會有愈多的無可奈何;人物的刻畫雖然不缺,但可以說不夠立體,這一點在當今的暢銷翻譯小說中倒是很常見,儘管如此,對劇情的發展影響並不大,還是可以深深抓住讀者的心。

  草包的一年,閒書看很少,與他人交談之間發覺自己言語無味,眼界也太過狹窄,心浮氣燥,需要幾本閒書來沉澱一下,什麼都好。在這之前看的是比諾‧杜特荷特《小女孩與香煙》,一則短短的故事,一根小小的香煙,卻有如蝴蝶效應般地惹出一連串風波,最終有人獲得生命,有人失去生命。極其荒謬,但世界不也正是如此?處處是黑色幽默。

  回想過去這一年,我們家失去兩位至親,哀慟、猜忌和懷疑隨著時間將會淡去,換來一桌桌佳餚和著酸甜苦辣的回憶。而我,在這一年中找回幾位朋友,以及他們所賜予的真心和原諒,依舊有得有失。但我想我的心尚未完全平靜,可能需要更多閒書來洗滌,當然也包括致力於理性分析的論文。那就這樣吧,開始某部分、某個程度上,消失的日子。祝大家新年快樂。

Comments